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对风险区域的划定都有哪些调整?
6月28日,第版的划定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防控方案风险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中对整会上,区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有调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第版的划定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防控方案风险高风险区是中对整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区域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有调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的第版的划定都小区或者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防控方案风险结果进行研判、调整风险区域范围。中对整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区域上门服务”的有调封控措施。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可以降为中风险区,之后如果连续3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对跨区域外溢的高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中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风险区的划定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对跨区域溢出的中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果不具备进行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不需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发生疫情后的县(市、区、旗)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所在的县(市、区、旗)全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同时,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明确规定,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经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那么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新浪教育】常州威雅中学部执行校长Stephen Ottewell:教育绝不只停留在教室里
-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焦煤短期偏多 但是追涨需谨慎
- 美国GAMCO创始人Mario:一些股票类型不适用于价值分析手法
- 60款国产游戏获批,有人没能挺到今天:版号过了,公司没了
-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已达23097亿元!一图了解哪些行业企业受益
- 加拿大宣布升级超级签证计划 持有者可停留5年
- 收购推特再生波折,马斯克融资计划被曝暂停
- 招商银行温州分行被罚85万: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
- 吴晓求:要逐渐推动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创业等成为人们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
-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案例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