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重磅发布麒麟电池 锂电设备板块沾光
炒股就看,宁王权威,重磅沾光专业,发布及时,麒麟全面,电池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锂电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6月23日,设备第三代CTP技术——麒麟电池正式发布。板块据悉,宁王该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重磅沾光体积利用率突破72%,发布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麒麟可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电池
据了解,锂电麒麟电池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设备受此消息影响,宁德时代6月23日股价一路走高,报收536.97元/股,涨幅5.91%,最新市值1.25万亿。
与之相关的锂电设备板块也明显受益,A股电池热管理概念已连续多日上涨,其中,龙头更是连续五日一字板。
三大技术革新
2019年,宁德时代在全球首创了无模组电池包CTP,率先使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50%大关。如今,伴随核心工艺、核心算法、核心材料的全方位提升,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在电池结构设计上又有了重新定义。
据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麒麟电池拥有四大优势:一是安全性高:麒麟电池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水冷板,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二是可满足高压快充,4C充电不是难事,明年即可在市场上看到;三是可极大提高电池寿命,因为水冷钣具有缓冲作用;四是比能量高,麒麟电池可提高利用空间,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160wh/kg,三元高镍可达250wh/kg,较4680电池多装13%的电量。
在本次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对麒麟电池的特性又进行了详解。
首先,在电池的整合方面,麒麟电池整合了各种使用需求,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在夹层内搭建微米桥连接装置,灵活配合电芯呼吸进行自由伸缩,提升电芯全生命周期可靠性。而电芯与多功能弹性夹层组成的一体化能量单元,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上构建更稳固的受力结构,提高了电池包抗振动、冲击能力。
在空间结构上,宁德时代独创底部可空间共享方案,将电池结构防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释放了6%的能量空间。同时,该电池系统还能满足底部球击等国标电池安全测试要求。
在冷却技术上,麒麟电池采用了宁德时代全球首创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基于电芯的变化,将水冷功能置于电芯之间,可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同时,在极端情况时,电芯还可急速降温,有效阻隔电芯间的异常热量传导。
总体来看,通过上述三大技术革新,麒麟电池可将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255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Wh/kg。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
锂电设备板块集体受益
在宁德时代正式发布麒麟电池前,锂电设备板块就已持续升温,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与宁德时代在麒麟电池上的合作细节。
其中,(30126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有涉及应用在麒麟电池上,相关产品目前正在交样过程中。
(301238)6月23日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宁德时代为公司近三年的前三大客户之一,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适用于麒麟电池。
对此,多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关注麒麟电池推出对锂电设备新技术应用的带动效果。称,CTP3.0电池将带动模组/PACK结构件较大的变化,水冷板、端板、托盘等要求提升。看好锂电池进入新一轮深度竞争,相关技术工艺加速迭代进化,锂电设备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巨额定增正式落地
在麒麟电池发布的前一日,宁德时代450亿巨额定增正式落地,机构认购热情非常高涨,认购金额已超过募集资金规模2倍。
据宁德时代披露的公告,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410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为1.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450亿元。
公告显示,共有42家投资者参与申购报价,其中出价最高的为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购价格为462元/股;出价最低的为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购价格为339.89元/股。
独家保荐机构表示,此次认购金额超过募集资金规模的2倍以上,为同类型项目的最大认购倍数,同时也是注册制以来最大再融资项目、创业板市场最大再融资项目、全市场询价方式并以现金全额认购的最大再融资项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俄官员:俄罗斯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与巴西结算化肥
- 押注央行政策延续,海外投资者争相涌入日本股市
- 罕见病药市场逼近千亿!人福、豪森明星产品诞生,7大品种国谈冲线,11款新药上市可期
- 现代服务业高峰论坛暨售后服务管理师100期纪念活动将于3月举行
- 金智教育转战创业板IPO:扣非净利润连续下降,曾曝出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 诺基亚盘前涨近2% 与MTN合作加速5G在南非的扩张
- 国家邮政局: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 理想汽车盘前涨4.7% 四季度业绩超预期
- 下月开始!深圳医保个人账户迎“巨变”,这些担忧靠谱吗?
- 下周6只新股申购:上交所宝地矿业、上海建科、亚光股份,深交所通达创智,创业板华塑科技,北交所明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