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难度报告”到“临死股东大会”,还有把证券简称写成董事长名字的
5月16日晚间,从年长名又一家公司因为公告出圈了,难度因为合作的报告中伦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2022年第一次临死股东大会”而被市场热议,当然,到临东大董事从另一面来讲,死股上市公司被动增加曝光率也不错。有把
其实,证券字将临时打成临死的写成案例,之前也不是从年长名没有出现过,而且不止一次。难度
这一次引起热议,报告一来是到临东大董事因为在封面缘故,二来也因为中伦律所在圈内也有点名气,死股三来这个词的有把确自带热点属性。
上一次因为相同原因引起热议的证券字公司还是的2021年难度报告。2021年大家的确都挺难的,公司的这个年报标题也错进了大家的内心深处。
码字这种的确容易出错,小编也经常会出现各种错别字,何况每年要发布上百份公告的上市公司。证券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审核公告,把关文字合规以及逻辑性的同时,检查错别字也是审核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每年要发那么多的公告,难免会忙中出错,我们可以看到:
把董事长名字误复制到证券简称和公司全称中的情形,公司本来的证券简称是“”,全称是“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公募基金写成公墓基金。
3、深交所全称写成深圳市证券交易所。
4、将上海证监局全称写成上海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督局。
当然,相似案例还有许多许多……
之所以每每一出现就会引发热议,让企业出圈,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因为在市场眼里,上市公司公告就如同政府发文,是需要相当严谨的,竟然犯如此低级错误,咱们证券部的小伙伴也只能委屈自己知道,谁让咱们是上市公司呢。
其实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也是有高要求的,因公告内容错的过多,董秘被发函的案例也不是没有。
比如上面案例中出现的激智科技董秘:
再比如时任董秘也因为公告内容出错过多被出具监管函:
既然有董秘被发函的案例,大家以后还是尽量多多检查,仔细一些,尽力了,仍旧出错,那也是没办法,市场也会去理解。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放弃50万年薪 “网红教授”陈春花又辞职 这次是中国银行!此前已从北大辞职
- 60家保险公司一二把手大腾挪,是何原因?有何挑战?
- 破4项拍卖纪录!嘉德香港十周年庆典拍卖会7.63亿港元收官
- 中国大区域|东方大国的三张“王牌”!它们,剑指世界级城市群
- 在酒店里打零工?希尔顿在华尝试新模式
- 9月乘用车插混销量同比增长186.4%,销量前十中仅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同比下滑
- 少数派投资:A股第49次跌破3000点,又到谈“信心”的时候?
- 辽宁朝阳一禽业公司相关人员检出阳性12例 多地调整风险等级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85美元 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
- 比亚迪内部人士:与苹果合作的项目基本上不赚钱,业务量也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