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多起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原标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多起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当前,上海市市为确保重要民生物资和防疫用品价格平稳,场监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提醒告诫,管局公布加大宣传引导,多起典型出台一系列管控措施,价格全力维护正常的违法市场价格秩序。对个别不法经营者借疫情之机哄抬物价、案例不明码标价等行为,上海市市坚决加大打击力度,场监从重从快从严查办。管局公布连日来,多起典型根据群众投诉举报,价格查获多起价格违法行为,违法现选取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案例
案例一:上海慕丹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哄抬价格案
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对上海慕丹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场所进行检查,上海市市现场查见当事人正在通过某平台进行销售。调取平台销售记录等,发现当事人在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4月5日至4月14日期间,桃太郎番茄销售价为20元/斤,进销差价率为100%,共销售5斤;紫茄子销售价为20元/斤,进销差价率为186%,共销售39斤;青茄子销售价为24元/斤,进销差价率为200%,共销售3斤。进销差价率远高于当事人此前销售同一产品的最高进销差价率。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以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相关规定,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拟责令当事人改正,并拟责令退款人民币496元,若在规定时限内未能退还的则予以没收;罚款人民币2480元。
案例二:孟某销售商品不明码标价案
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对沿街商铺进行疫情防控巡查中发现,孟某在漕泾镇开设蔬菜店对外经营,店内在售的胡萝卜、黄瓜、莴笋等蔬菜均未明码标价。当事人前期已经收到《关于稳定基本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价格的提醒告诫函》,明知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的规定。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当场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目前案件正在抓紧办理中。
案例三:小夏食品经营部不明码标价案
市场监管部门近日接到市民举报线索后,立即对小夏食品经营部开展监督检查。查见当事人对外销售的食用植物调和油、辣腐乳、红油豆瓣、香蕉等商品仅通过口头的形式向消费者告知价格,未在现场放置任何价格标签用以标明所售商品的品名、价格、计价单位等内容。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已向当事人制发《行政处罚告知书》,拟作出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罚款4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督促指导相关经营者,根据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按照规定做好明码标价,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市民如发现涉嫌价格违法行为的,请保留好相关证据,并拨打12315或者12345进行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及时开展调查。对查实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从快从严从重处理。
相关文章:
- 重庆银保监局蒋平:风险攻坚取得成果 中小银行机构持续稳健发展
-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 Salesforce推出AI工具“Einstein GPT”:可回答客户提问或撰写营销邮件
- 违规出借账户还有后续!恒泰证券遭两融业务客户索赔,二审被判担责50%
- 中邮证券:首予敏华控股推荐评级 海外产能扩张释放支撑业绩
- 东方红资管又失一员大将,原执行董事韩冬加盟百亿私募和谐汇一资产
- 偶然性还是“先见之明”?英伟达CEO黄仁勋:每一个芯片都专注于AI技术
- 消息称英伟达正开发新款 GeForce RTX 3060 显卡,基于 GA104 GPU+GDDR6X 显存
- 财政部部署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方向: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 五矿资源发布2022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利润1.72亿美元同比减少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