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坑,原来不止偷摸涨价
继前段时间“偷摸”涨价的共享消息引发关注后,这两天,充电共享充电宝充电太慢、宝的不止好借难还等问题又被众多网友吐槽。坑原陕西一位网友就表示,偷摸自己前不久租用小电充电宝一小时左右,共享一周后却被扣款99元。充电“客服表示,宝的不止可能是坑原机器未识别到已归还”。
据媒体报道,偷摸实测发现,共享部分共享充电宝充电速度极为缓慢,充电一小时仅给手机充了15%左右的宝的不止电;还有网友发现,虽然各家充电宝企业铺设了很多共享充电宝租借点位,坑原但有的偷摸点位不准确,有的商超早早关门,去了无法归还,有时还会遇到机器还满、断电断网、归还系统出故障等问题。
虽然这些网友的吐槽,都是以个案方式呈现的,但从网友的共鸣来看,相关问题显然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统计显示,中国共享充电宝使用人数预计将由2017年的0.92亿人提升至2025年的7.55亿人,年均增速16.93%。一个快速扩大的市场,却未能赢得更高的市场满意度,这显然是值得深思的。
要知道,不管是充电慢还是归还难,都意味着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大大提升。如果说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较之前的市场推广阶段有所上升,还能够被消费者理解,那么在提价后,其他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反而更糟糕了,这显然不正常。
共享充电宝是为解决当代人外出手机无法充电的痛点而生,主打的是人性化、便利化的牌。而现在,不仅充电慢,还让用户担心能不能顺利归还,这无疑让产品本该有的方便指数大打折扣。
比如,有测评博主表示,部分充电宝实际输出电流低于标注输出电流,这意味着同样的需求之下,用户充电的时间变得更长,它对应的是更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当然,电流标准说一套做一套,本身还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再比如,因为高发的断电断网、归还系统故障,以及租借点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好借难还,这也同样让消费者多花钱,多困难。像之前就有用户遭遇“1小时充电数小时寻找归还点”的尴尬,哪还有方便可言?
公开信息显示,已有地方人大代表公开建议“规范移动共享充电宝设点和租借归还”,并获得地方监管部门的正面回应。该建议对于共享充电宝的服务有着诸多中肯的建议,比如:同企业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应保障相同制式,避免新旧制式不同导致无法在归还时进箱入柜;无人值守的共享充电宝租借点,要按3:1比例就近设置空余箱柜,供租户扫码放置充电宝。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建议,值得考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共享充电宝市场仍在扩大的情况下,是时候考虑为行业建章立制,引入更明确的管理规范了。同样是“共享”行业,从网约车到共享单车,都先后制定了综合性的行业规章制度,共享充电宝作为一个拥有数亿用户且市场品牌更繁杂的市场,也应该要有专门的行业规范。
共享充电宝充电到底该有多快?到底该在哪里还?制定具备现实参考性和有效约束力的行业标准,才能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
- 中通快递三季度净利增六成:下调年度包裹量,预计市场份额增长
- 中加基金配置周报:海外压制暂缓,关注国内政策演变
- 国际机场协会:全球客运量将于2023年末恢复至2019年水平
- 韩国第三季家庭负债总额再创新高,连续38个季度保持增势
- 距续展不足两月 百联优力添6500万元罚单 顺利续展“迎考”
-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货拉拉司机:我们为什么选择停运?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外汇局黄卉:建议尽快完善非银行支付机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等领域的立法
- 刚裁员又招聘?马斯克打造“硬核”推特又有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