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出21条助企惠企举措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出21条助企惠企举措
本报讯(记者贾珺)4月18日,北京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市市该局近日出台了《助企惠企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场监措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聚焦稳主体、管局促发展,推出条助立足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企惠企举推出21条助企惠企举措,北京着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市市精准高效的场监措政府服务,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管局竞争环境,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出条助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企惠企举
《若干措施》通过优化市场主体名称、北京住所登记服务,市市更好释放名称、场监措住所资源,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若干措施》兼顾发展与规范,帮扶市场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明确将持续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以“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重点,为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测试、标准制修订、认证认可等专业支撑服务;通过培育先进标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力争在服务业、消费品等领域创建6到8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在节能节水、低碳和循环经济、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培育50项“北京标准”;组织重点平台企业开展反垄断合规培训,引导平台企业建立和加强反垄断合规管理制度。同时,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使行政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若干措施》强调营造有利于平等发展的市场环境,围绕与民生联系紧密的药品、医疗器械、教育培训等行业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并重点查处虚假宣传、混淆行为、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有奖销售、商业诋毁和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此外,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将重点围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航运交通、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商业银行等行业领域,严查各类违法违规涉企收费行为,保障企业享受降费政策红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若干措施》聚焦智慧赋能,构建数字服务新生态,提出全面提升市场监管部门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职能化水平,重点打造“全程网办、全域通办、跨省通办、移动可办、智慧秒办、免申即办”的市场监管部门数字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业务协同、智慧便捷。
相关文章:
- 美媒披露谷歌前CEO鼓动对华“冷战”的“生意经”
- 吉利成立绿色智行科创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
- 上海:浦东黄浦静安徐汇虹口宝山闵行等区周末“应检尽检”
- 马斯克透露要裁员10%后,英媒发现特斯拉在中国有个举动
- 中汽协: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5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7%和16.2%
- 乐融儿童之家一校区遇困“解散”:五百多学生退费难,相关方正协调
- 上海实施“科技助企专项行动” 引导银行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
- 首付降至20%、首套利率低至下限、推动“租购同权”,这个省会城市出台15条楼市新政
- 蔚来:8月交付超1.0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1.6%
- 蔚小理Q1财报大比拼:蔚来营收最多,小鹏忙着卖车,但“闷声赚钱”的却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