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主要银行上半年减免服务费1375亿元
转自:保险报网
本报讯【记者 仇兆燕】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近日从银保监会获悉,家主2022年上半年,银行亿元21家主要银行为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减免服务费用1375亿元,上半同比增长9.5%。年减
今年初,免服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家主指导意见》,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银行亿元
文件印发后,上半银保监会通过政策解读、年减窗口辅导、免服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家主推动银行机构认真落实文件要求。银行亿元调查显示,上半21家主要银行重新梳理和评估服务项目及价格标准,年减平均取消计费服务项目14项,免服平均下调计费服务价格16项,平均向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减免优惠46项,可直接测算年新增减免费用62亿元。
银保监会表示,从长期实施效果看,银行业通过规范服务定价方法、引入价格校准机制、实施更精细化管理、强化操作指导约束分支机构行为等机制性安排,还将进一步减少其他各类市场主体接受金融服务的实际支出。具体来看,减费长期机制性效应主要体现在强化服务价格管理职能、规范服务定价与校准机制、严格监控服务收费行为、加强服务外包与合作业务价格管理四方面。
据悉,85%以上的被调查银行提升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统筹服务价格管理职能,协调落实减费政策目标与追求自身经营目标的关系。普遍赋予了分支机构更大减免权限,实现执行中进一步降费目标。建立了定期评估服务价格机制,六成以上的被调查银行每年对服务项目及价格标准进行一次审核。
被调查银行还通过引入同质同类比较、跨期成本评估、实际执行价格约束三项价格校准机制,整体累计减免或下调了600余项服务价格。八成协议定价项目通过明确内部执行参照标准、设定审核限额、完善服务记录留存要求等方式加强了管控。四成比例定价项目引入了价格上限,避免实际执行价格过高。三成区间定价项目优化调整了价格区间设置,减少实际执行价格随意性。部分外部成本定价项目采用平进平出定价原则,收入主要用于冲抵采购成本。
被调查银行普遍完善了预付费或周期性服务的费用确认和返还机制,解决实际服务需求变化或提前终止等现实问题,使得服务价格与服务质效相匹配。规范了服务套餐组合和包年服务方案设计和定价,服务组合中的必要基础服务可单独提供。强化了交易环节价格告知要求,完善对优惠措施、价格调整、自动续费安排、信贷融资相关费用、合作方推荐业务等特定情况的信息披露,保障客户知情权。
调查还显示,多数被调查银行从服务行为和融资成本角度,明确了外包与合作事项、价格条款、信息披露和禁止性行为等管理要求,梳理评估现有服务项目和第三方收费情况,调整第三方机构名录。个别银行还终止了与8家收费质价不符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基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考虑取消了17项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项目。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督促银行机构切实做好金融服务,通过管理提升、流程优化、技术进步等途径,向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合理让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营造以北交所为核心的金融生态
- 商务部正式启动全国RCEP系列专题培训,包括RCEP货物贸易市场准入及原产地规则解读等多项内容
- 好达电子研发总监现身客户专利发明人名单 客户突击入股创收超2亿元
- 长春:净月高新区、长春新区、经开区等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 突发!曾为“4S店之王”,创始人逾2.5亿股将被拍卖
- 两市逾百股涨停!餐饮旅游携手嗨起来,牛市旗手发力,A股反弹开启?
- 线上会晤1小时,拜登莫迪的“坦诚对话”谈了啥
- 全国多省份出现强对流天气,四川安岳县已有20人受轻伤
- 上交所暂停异常交易行为投资者账户交易,天鹅股份一字跌停
- 同城配送骑手日收入过万背后:七成为用户打赏,订单翻倍四处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