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IRA法案内有碳酸锂续涨 工信部: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
财联社9月17日讯(记者 曾楚楚 李子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下称“IRA法案”)在资本市场风波未平,案内碳酸锂又重返50万元/吨的有碳前高。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酸锂工信部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续涨生产企业不得串通定价,工信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部不本定
财联社记者从工信部官网获悉,得严9月15日,重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离成会议强调三个事项,案内其中龙头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有碳生产企业不得串通定价,酸锂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续涨报价机构要规范报价,工信为稳定价格和预期、部不本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积极作用。
参会单位包括发展改革委产业司、价格司,自然资源部矿权司、矿保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报价平台,以及锂资源、锂盐、正极材料重点生产企业。
这并非工信部今年首次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早在今年年初碳酸锂突破50万元/吨之时,工信部披露信息显示,多部门于3月16日、3月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会议特别强调上游企业要共同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
但从碳酸锂的价格曲线中不难看出,前次工信部召开的锂行业运行座谈会,碳酸锂正经历一波猛烈的上涨,而该次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则是碳酸锂高位盘整下的小幅上调。工信部最新口径中,则直指“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
而据财联社记者近日了解,即使如今碳酸锂已经重返前次50万元/吨的强警惕心理价位,但下游正极材料企业的“意见”并无前次那么强烈。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的源头问题尚未解决。另有业内人士认为,或是电池厂价格联动机制传导转移了压力。
另一方面,网传美国政府上月签署的IRA法案要求,2024年之后将禁用中国电池。对此,董秘李黔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在电动车行业,美国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靠加大补贴来扶持,而中国已经完全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了。”
称,该法案只是说:从2024年开始,电池成分中包含任何产自“特别关注国”名单中的国家(中国在列)将不再适用补贴,并没有禁用。
然而即使没有禁用,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被补贴的企业显然获得一定优势,而未被补贴的企业,在产品竞争力未拉开足够距离的情况下,受到一定的成本压力。
具体到新能源车上,据财联社此前报道,根据该法案,只要充电电池是在美国制造和包装的,该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就可以抵消电动汽车电池组三分之一以上的成本。该法案还延长了现有的7500美元的电动车税收抵免,但这些汽车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例如电池中要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北美制造或组装。
有分析则认为,目前大部分电池组成部分(无论正极、负极、隔膜、还是电解液)均对中国产业链有极大的依赖,去中国化较为困难,且24、25年第二部分的3750美金补贴的获取对任何车企都有难度。
(编辑:曹婧晨)
相关文章:
- 央行:8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82亿元
- “资生堂”区别履行“双11”保价承诺!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国际投资结构与机制加速演变 直接投资面临结构性调整
- “鹰”云密布助涨美元 金价跌创逾一周新低
- 新发地蔬菜、肉价双降,实行“三长联动”“三码通行”稳保供
- 吴万善:探索新模式 激活新动能 构建农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 家长称孩子“第五人格”游戏充值1万多要退全款,华为平台和网易客服回应
- 都市丽人副总裁卢康成辞任
- 《阿凡达2》内地定档12月16日,还能带来电影视觉革命吗
- 邬贺铨院士:工业5G应用技术仍需改进 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考虑直接“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