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专家增强从国内看,巩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经济基础金融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恢复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态势在持续,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稳定
专家表示,性健从全球看,康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等问题引发金融隐忧,专家增强应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巩固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金融
稳经济系列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恢复今年以来,体系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冲击,稳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性健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这离不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说,面对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经济系列措施在加快落地见效。“有效需求恢复的态势将日益明显,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将不断巩固。”
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
“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宣昌能认为,加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建设,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应落实主体责任,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中长期TLAC达标规划,确保2025年和2028年起分别满足TLAC监管要求。同时,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统筹规划资本工具、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发行。”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关文章:
- “最后一次创业”的罗永浩官宣:完成5000万美元天使融资、估值2亿美元,要打造“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平台”
- 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外国代理人”活动监控法
- 三国杀、狼人杀、剧本杀:“身份类”桌游风靡背后的时代症
- 招行行长王良: 上半年经营有喜有忧,喜大于忧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务更多可能性
- 沪指跌破3400点:深市跌逾2%,成交仍超万亿,个股普跌
- 兰格研究:基建“钢需”落地兑现进行中?
- 国盛证券员工代客炒股赚2000罚1万,借老婆名义炒股罚3万,拿什么拯救你?“义务劳动”的证券从业者
- 星巴克回应“1分钱抢券不兑换”:错误激活内部测试链接
- 上海:7月1日开放室内外A级旅游景区 8日起开放电影院
- “网红”基金“掉粉”:2022上半年,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持有人降低百万户
- SpaceX将为皇家加勒比邮轮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
- 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25% 有的容量虚标缩水近半
- 奢侈品牌Maison Margiela深度定制:三星推出Galaxy Z Flip4限量版
- 岸田内阁出现“辞职多米诺”,日本首相用人引发质疑
- 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降薪:管理层带头领一半,其他员工打7折!发生了什么?
- 国家疾控局:各地重点对随意封校停课、随意静默管理等问题开展整治
- 首款载人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发布
- 广州昨日社会面40例,大部分区域疫情已基本阻断,海珠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特点
-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