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特气产品旺销 南大光电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七成
本报记者 陈 红
10月26日晚间,电特大光电前发布公告称,气产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59亿元,品旺同比增长77.64%;归母净利润2.11亿元,销南同比增长70.33%。季度净利
对于业绩的润同变动,南大光电方面表示:“报告期内,比增公司通过研发新产品和技术创新,长成在第三代半导体、电特大光电前IC及光伏领域开拓新的气产市场应用,满足客户产品迭代需求,品旺使得MO源和氢类电子特气产品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另外,销南公司通过乌兰察布‘试验田’新增的季度净利三氟化氮产能,进一步巩固成本和产能优势,润同扩大增量市场份额。比增氟类电子特气销售收入和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为做强做大含氟电子材料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南大光电是从事先进电子材料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LED、第三代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激光器的生产制造。公司产品分为先进前驱体材料(主要由MO源类产品和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构成)、电子特气和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三个板块。目前公司已经在多个领域内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的局面,产品技术、品质、产能和服务逐步跻身世界前列。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报告期内,南大光电三大核心业务稳步发展。在先进前驱体材料板块,公司MO源业务一方面扩产增效,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MO源产品在LED、IC、第三代半导体、红外探测、光伏领域以及石油催化领域的技术拓展。报告期内,公司面向第三代半导体的低硅低氧三甲基铝产品已通过国内主要厂商的验证,并实现小批量销售;前驱体材料关键项目稳步推进,客户导入提速,上半年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0%,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电子特气板块,报告期内,南大光电氢类电子特气产品已覆盖国内集成电路和 LED行业的一线厂商,其上半年销售收入和毛利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36%和62.73%。公司乌兰察布“试验田”加快建设步伐,新增的三氟化氮产能顺利投产并实现销售,规模经济效益迭现。
在光刻胶板块,报告期内,南大光电ArF光刻胶及配套材料项目所需的光刻车间和年产25吨的生产线已建成,目前公司送验的产品主要为适用于28nm(含)-90nm制程芯片用光刻胶产品。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电子特气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作为国内电子特气领先企业,南大光电近年来持续扩大电子特气的产能,有助于公司在电子特气细分领域达到更大的规模效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有助于加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唯品会发布2022三季报:业绩表现稳定,推进多项举措增强平台整体实力
- 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冻结信息,ST步森及相关责任人再收警示函
- 科技股引领A股反弹 沪指收复3000点 创业板指大涨3.6%
- 俄媒:马克龙敦促俄罗斯进行谈判 承诺为乌提供更多军援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额达3.46万亿元,同比增长5.3%
- 中疾控:现行第九版防控方案仍可满足我国疫情防控需求
- 从增长奇迹到经济停滞,日本“失去的20年”对中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 1700元一把,“保时捷菜刀”官网一度打不开!网友:这不是菜刀,是收藏品
- 惠普计划全球裁员至多6000人 美国科技公司裁员潮来袭
- 贵州“十四五”期间拟完成600家以上白酒企业污染整治